在苗语里,“空申”指清澈的小溪。据民间传说和有关碑文记载,空申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其来源有两种传说:一、传说蚩尤战败,苗族由此开始自东向西的伟大迁徙。明清时期,为躲避战乱,一些支系隐入雷公山深处,在大山的羽翼下寻求安全的居所。空申苗人就是隐身于雷公山南部山林中的苗族支系;二、据寨上的老人讲述,当年,有神灵谕示要祖先寻找一处如牛形的地方,将一株松树倒栽,松树成活,便可在此小住三五年,日后,如果人丁兴旺,便可在此定居下来。遵照神谕,祖先们沿着雷公山的龙脉一路搜寻,来到了都柳江上游的一个河谷地带。在最高的那座山下,有一块光秃秃的石壁,石壁上有一只巨大的牛脚印窝。倒栽的松树活了,水土也养人,空申的祖先认为这就是神灵指引的地方。于是寨老决定在这里安身立命。
空申苗寨妇女终年身穿黑色斜襟湖蓝折袖短衫,下配5寸长的超短裙,是短裙苗中最独特、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村寨,被誉为“超短裙的故乡”,是“贵州500个民族特色村寨”之一。 据说,很久以前没有布料,为了抵御风雨烈日,妇女们就用树皮折成尖尖帽
戴在头上,用芭蕉叶围在身上,后来有了布料,裙子的褶绉便沿袭传统形式做成芭蕉叶的叶脉形状,天然无花纹图案修饰,又因终年要跋山涉水,上山下田劳作,天气湿热,裙子便慢慢演化成5寸长的超短裙,其款式简洁、古朴、精美。
民族节日有苗年、三月三、六月六、“茅人节”等,节日期间开展唱苗歌、吹芦笙、吹木叶等活动。“茅人节”是空申人的“情人节”,当地人叫“爬茅人坡”或“插茅人”,苗语称为“劳莎利”。每年农历二月至三月,成年男女青年不论年龄大小,结婚与否,都可以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到“茅人坡”,扎茅人、对情歌,畅叙相思之情。
苗歌传承人有龙胜吉、杨胜金;芦笙舞传承人有龙胜吉、龙胜民;超短裙苗族服饰传承人有龙明美等。